Mozilla/5.0 (compatible; Baiduspider/2.0; http://www.baidu.com/search/spider.html)
兰州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
繁华背后的真实兰州,闹市里被遗忘的“贫民窟”
说起火车站是人们来到一座城市最先落脚的地方,作为城市门脸的火车站。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,它见证了久别重逢,悲欢离合。
每个来兰州的外地人最先接触的就是火车站了,从火车站向北走几百米处有一条不起眼的巷子。
它隐藏在这繁华背后,也被这繁华所淹没。只要是老兰州人都知道这里,它就是南砖瓦窑。说起南砖瓦窑,很多人听到他第一。
感觉就是这里是生产瓦片的地方,认为这里有很多的砖瓦,其实南砖瓦窑只是一个地名,多少年来这里被改造的声音吵得沸沸扬扬。可是多少年过去了,这里一直没有进行改造。
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,这里乱搭乱建现象严重。这里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不好。很多人是这样概括的,冬天呛死,春天冷死,夏天吵死,秋天脏死,一年四季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,就是这里非常的臭。说到这里,很多人要问,为什么这里一直没有被改造呢?
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辖区内有一个东站小学,这或许是其中无法拆迁的原因之一吧。在南转瓦窑,还有一处清真大寺,据说是一九四四年建成的,算起来,这座大寺的岁数也快八十年了。
南砖瓦窑西临天水路汽车站,东接南后工程家属院,北接定西南路,南接兰州减速机厂。以前这里的确有个砖瓦窑,到处都是平房。
而今这里看上去除了砖混的老式筒子楼,就是乱搭乱建的二层小炮楼了,环境差,人口密集。
据二零零九年统计,这里居住人口有六千五百多人,流动人口有一千余人。在这片区域内有十四个单位,建筑面积约十九万平方米,虽然这里很破旧了,但南转瓦窑依旧是大部分人居住生活的场所。
每当夜幕降临,这幽深的巷子。到处就会站着一些穿着暴露打扮妖艳的女子,曾经也因为这些南转瓦窑也颇有“名气”。
在这里居住的兰州人也有不少。但多半都是来自外地的流动人口,来自四面八方,形形色色的过客点缀在这环境简陋而又复杂的南砖瓦窑内。久而久之,成了城市建设一块软肋。
什么时候这里能得到改造呢?三十年前就被炒的沸沸扬扬的改造,而今这里。好像被人们遗忘了。当我走进这巷子,就好像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,谁能想到巷子的外面就是繁华的兰州火车站呢?也不知道南砖瓦窑的原住民还要忍受多久,这样的棚户区改造无果的日子,但生活总要继续。
就在前些日子,我得知兰州第二十七届兰洽会。招商引资项目中再次提到了南砖瓦窑棚户区改造项目,这是一个好消息,希望能在不久的未来,南砖瓦窑能听到推土机的轰鸣声。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快改造这里的步伐,让久居在这里的百姓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,享受更好的人生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