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南黑窑村哪有特殊-小店远去的渡口无人问津

2023-03-29 01:52:29 | 来源:本站原创
小字号

太原南黑窑村哪有特殊

小店:远去的渡口 无人问津

太原武宿机场西有一个叫马练营的小村庄,从马练营往西四、五里就是小店——汾河渡口。穿越千年,公元979年二月,这里来了四十万人马。这是宋朝第三次下河东攻打北汉,是冲着汾河西岸晋阳城来的。经过两个多月备战和“围城打援”,扫清外围,训练军马,运输物质,构筑工事,步步为营,宋太宗赵光义亲临前线,设汾东行营,组织向千年古城发起总攻。汾东行营就设在小店,马练营就是其骑兵训马的营地。

小店村形成于北宋初年,宋朝火焚、水淹晋阳城后,该地成为新建的平晋县向西通往晋阳故城之汾河渡口要地。初有小片客栈,后商贾汇集成村,因店小且多,故称小店。在太原城里人眼中,小店就是太原市南郊区的代称,他们潮笑小店后生是“南黑窑”,因为小店镇有个叫南黑窑的村;他们潮笑那里的人口音土,灌肠叫灌zuo。殊不知,这东西起源就在晋源、徐沟一带。在千年以前,在小店人眼中,现在的太原恰是晋阳城郊区的唐明村的庄户人家。太原人的祖先就是晋阳城毁后逃难过去的城里人。

想当初,从小店汾河渡口一眼望去,对面西山巍峨,堤岸杨柳依依,清晨蒙山晓月,云雾笼罩;傍晚,河面如镜斜阳倒映,波光粼粼,山光水色,美不胜收。每到赶集日,河两岸车水马龙,人群熙熙攘攘,渡口一派繁忙,摆渡成一道迷人的风景。特别是每年清明节,当年宋破北汉退兵后被掳去河南洛阳的晋阳城居民都要奔波千里,扶老携幼,回故里为先人扫墓。届时,晋豫大道上哀声一片、泪水涟涟。“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来苦。

元好问去并州考试途中,先去游览晋阳古城,想必是从这个渡口过河东,然后沿岸北行,写下脍炙人口的雁丘词:恨世间,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

小店西南二十里,就是历史上闻名华夏的晋阳古城。秦汉唐宋时期,与长安、洛阳齐名,为当时三大名都。它周四十二里,位于太原盆地,古城三山环抱,一水中分,这一水就是汾河。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,全长100公里,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。它曾经波澜、壮阔、惊艳,一派“汾河流水哗啦啦”的景象,养育着两岸草木生灵。战国时有秦穆公“泛舟之役”;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;从隋到唐、宋、辽、金,山西的粮食和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、渭河,漕运到长安等地。然而,它也曾一度断流,浑浊不堪。近年来,经过大力治理,汾河再现水波浩渺,天光云影。2500年前,晋国城建专家董安予,利用汾河西岸、晋水之北的冲击平原,依山傍水建并州都城,故名晋阳。因此,山西也简称晋。由于城池坚固,易守难攻,晋阳古城在历代兵家必争中屹立1500年。

小店,在近千年的跨度内,有两次大的繁荣,一次就因兴建平晋县而兴起。它因得天独厚,正处在宋太原府南官道与平晋城西官道交叉处,集市繁荣,商贾云集设店,而成村镇合一之所。另一次就是因富士康入晋,太原市南移西进战略而再次兴起!

太原城历史也以小店兴起为界,分为前1500年和后1000年。前1500年是真正的龙城。宋“平晋”后的1000多年,龙游浅滩,太原这个龙兴之地再没出过真龙天子。民国19年,一个四九小朝庭诞生了,太原出去的闫锡山另组国民政府,任国民政府主席,但仅仅存在几十天,因中原大战败北而销声匿迹。

历史再翻回千年以前,这里是宋太宗举全国之兵,攻打晋阳城的前线指挥所。春复之交,几十万大军围困北汉达四个多月,又经一个多月强攻,到五月初,终于攻下晋阳,象征大宋朝灭掉了中国北方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,统一了中国。宋灭北汉毁晋阳后采取了一系列“去晋阳化”措施。首先是用火烧、再用水灌将晋阳城夷为废墟;其次,驱赶城内居民全部迁走,富商、大族、道僧四万余人一部分迁洛阳,一部分迁入榆次县;第三,降低并州太原府行政级别,由一线城市降为四线城市并由榆次县代管。撤太原、晋阳二县,同时在汾东新建平晋县,含“平定晋阳”之羞辱意味,强制不愿远迁河南的民众进去居住;不久又依托唐明镇新建用于军事防御的土城,街道都筑成丁字,钉破“龙脉”,使太原不再出现“真龙天子”,危及赵宋天下;新建县、城忌讳使用“晋阳”、“太原”等旧名,而改称阳曲县。

由于以上原因,太原历史上对平晋城历史少见研究。其实,平晋城是太原建城史承上启下的一个抹不去的过往。是承接晋阳古城与太原新城间过渡性的一段历史事实,占全部太原建城史的六分之一。公元979年建,1371年被洪水毁,历时392年。历史上的平晋城位置就在太原市小店区城西村东,马练营西,南、北畔村之间。具体位置就在今小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街与彩虹街一带,唐槐路与大昌路的区域,城周长四里,约1500亩。1070年并入阳曲县。直至1371年被洪水毁后该县政府再移建到晋阳故城南,即今晋源镇重建,1375年改称太原县,属太原府,这才是今天耿市长重修的明太原县城。

在城镇化发展的今天,太原规划南移西进战略,城市框架拉大,重回晋阳龙兴之地!由于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前中期,城镇化主要以建开发区、新城的方式扩大展开,小店被划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山西从胡富国、田成平、张宝顺、袁纯清等四任省委书记前赴后继与郭台铭谈投资家乡条件,郭台铭先后考察了城北、城西、城东的阳曲县、清徐县、晋源区、乱石滩等地,最后选定在小店投资建铝镁合金加工基地。2003年春天,富士康落户太原,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。占地2400亩,投资17亿美元,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的项目落地平晋县遗址上,带来小店六百年后第二次繁华。原小店由4万居民,流动人口一跃达到60万人,带动了房地产业、商业、饮食业、物流业等迅猛发展。按照综改试验新区新的规划,一个暂新的汾东新城脱颖而出。

千年后的今天,我们伫立在汾河岸边,几分遥想在心头徘徊。那是风和日丽的晴天,或是潇潇洒洒的雨天,渡船在河面上穿梭。坐在船上,小店两岸的景色一览无余。微风吹过,柳枝轻轻地摆动,柳梢拂过水面,划出一条细细的水线;在堤岸上,一群牛儿在悠闲地吃草;村庄的上空,升起袅袅炊烟,慢慢随风飘散。耳边传来涛涛的河水声、吱吱呀呀的摇撸声,不免生出一丝愁怅,一丝迷茫,真的很想借一支小舟,一壶香酒,共你一醉。

可是,当年的渡口呢!当年的渡船呢!当年的古都呢!

晋阳城已消失在历史中,现在只留下一个遗址纪念碑。但晋阳城是太原人心头抹不去的记忆,晋阳历史文化对太原发展的影响仍无处不在。今天太原仍有晋阳街、晋阳公园、晋阳湖、晋阳饭店就是明证,说太原城不讲晋阳是不完整的,不提晋阳,太原将无法称龙城。不讲晋阳,太原也无法提2500年的建城史。但是,六百年前那座平晋城,却无人问津,鲜有人提起。

昔日小店汾河渡口已不在,而改为现代化的铁路、公路入口,以及横架于汾河上的祥云桥,南环桥,纵横上下,通达四方。太原市打造青山绿水之城的计划,汾河改造工程三期启动,预计在2018年,打通任督二脉,形成“一湖点睛、一水中分、九水环绕”的格局。汾河在太原段,将形成长30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,如玉带般穿城而过,再现楼船泛舟的美景。

在小店工作生活十年,在新城与老城间穿梭。历史上曾经辉煌的矿机虽已远去,但矿机的企业精神从解放北路75号延续到电子街25号,与汾东新城共成长。无疑,小店已成为百年企业走向未来新的渡口。相信,只要心中有岸,就会有渡口,就会有船只,就会有明天。写到此处,不仅想起唐代诗人刘皂的一首《渡桑干》:

客舍并州已十霜,

归心日夜忆咸阳。

无端更渡桑干水,

却望并州是故乡。

如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